吊屈原
隔着一条雪茫茫的汩罗江,你是否又看到了他,那伶仃的、佝偻的身影;那映于他眼眸的、破碎的楚国。
从那双清澈的、含泪的眼睛里,你看到了他的一生。
是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少年。
是端方正直、温文尔雅的青年。
是被小人构陷、被挚友君上怀疑疏远的三闾大夫。
是跪在路边,苦苦哀求怀王留在楚地的楚国臣子。
是汨罗江边,神色憔悴绝望的半缕楚国亡魂,春秋战国的伯夷叔齐。
是长眠于冷冷江水的屈原。
他闭上了眼睛,怀着对怀王、对楚国的情感,自投于汨罗江。以一滚清凌凌的江水,洗去了世俗的浑浊。如一夏蝉,蜕壳于红尘的污秽。
他也曾有过少年,年轻的怀王唤着他的名“平”,满怀希望地讨论着楚国的未来;他也曾风华正茂,得君王宠信,一欲大展身手;他也曾自云端跌落,玉一样温润的君子,终陷泥沼里。
但他从未放弃,他忠诚、爱国、固执,滚烫心脏始终跳动如少年,哪怕怀王逐渐变了模样,他也顽固地相信着,终有一天,怀王能辨奸明忠,引楚国于正途.
但,大梦一场,终归是要醒来。
他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溅鸟泪、惊花心的亡了的楚国。你再次看向汨罗江,千年朦胧的江雾上,再也没有了人。
作者:高2026届8班 陈格
指导教师:刘琳
吊屈原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大抵是他的最高品质,对世俗的厌恶以及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是艳阳,是明月,是淌进我与司马迁眼中的一股子清风。
引一路月光,照进汨罗江,料得屈原那冰冷之躯,也大抵能温暖些。他对自身价值的追求是报国,是明志,是宁愿与世俗对抗的铮铮不屈。江水浮起,一具年轻的却不再鲜活的躯体透出水面;历史浮尘,《离骚》《天问》《招魂》的余音绕梁。或许你不再鲜活,或许你不能再挥洒笔墨以此明志,可你那心中的志,早已透过冰凉的躯体,像是初冬的一枝红梅,生长,发芽,在汨罗江,在司马迁,在我的眼中,开遍天下。
他的所行,流芳千古;他的所言,流传至今。或许他从未曾料及,在千百年后的如今,会有人替他悲鸣。他只是将脑中所想之事付诸实践,他只是将心中所明之志抛向世间。那污浊的世间,却容不下他这一志一愿,容不下他这一身孑然。目光澈澈,恰似日月;挥挥衣袖,态比谪仙。
在汨罗江边,刻着“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一句流芳千古的名言,地上还散落着几本《离骚》和《天问》。
作者:高2026届8班 李程闵怡
指导教师:刘琳
作者简介:
我是李程闵怡,爱好是绘画和写作。
座右铭:我此刻还在学习,我愿终生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