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群力积众智,搭建高效课堂的“火车头”
——乐外高中部历史组市级课题研究记事
2025年,四川将迎来新高考的全面落地,以“新教材、新高考、新课程”为核心的“三新”改革正蓬勃展开。四川启动改革以来,高中教育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乐山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历史教研组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凝聚集体智慧与力量,成功申报并开展了市级课题《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大任务驱动型历史教学》的研究工作。
在历时近半年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全体成员勇于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不懈努力,在教学实践、理论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学校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一、课题组成员获奖情况
成员 | 活动项目 | 论文题目 | 奖项 | |
省级 | 陈祥伟 | 四川省教科院2024年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评审活动 |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大任务驱动型课堂初探》 | 二等奖 |
陈祥伟 | 四川省教育学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 《理论·建构·实践,再谈大任务驱动型历史课堂》 | 二等奖 | |
市级 | 陈祥伟 | 乐山市教科所2024年乐山市高中历史学科优秀教研成果评选 |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大任务驱动型课堂初探》 | 一等奖 |
吕蓉 | 乐山市教科所2024年乐山市高中历史学科优秀教研成果评选 | 《浅析情境教学在《中外历史纲要(上)》《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运用》 | 二等奖 | |
李会平 | 乐山市教科所2024年乐山市高中历史学科优秀教研成果评选 | 《“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
邓剑平 | 乐山市教科所2024年乐山市高中历史学科优秀教研成果评选 | 《高中历史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 | 二等奖 | |
叶江川 | 乐山市教科所2024年乐山市高中历史学科优秀教研成果评选 | 《新高考视域下高中历史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浅析》 | 三等奖 | |
校级 | 陈祥伟 叶江川 | 乐外高中部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 | 高2025届高三历史组 | 优秀 备课组 |
二、课题组优秀课例
1. 示范课
2024年10月25日,课题组负责人陈祥伟老师在学校六楼讲学厅执教示范课:高三一轮复习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陈老师这堂课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到核心素养、核心价值,从夯实基础、主题探究到任务驱动、真题演练,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技与丰厚的学养。采用“大任务驱动”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坚持“学为中心”,使学科素养得以落地,启发了我们对新教材、新高考、新课标之“新”的深入思考。
2. 汇报课。
2024年12月12日,乐山市教科所对乐山外国语学校开展教学视导工作。历史教研员田玉坤老师、研导委委员刘红东老师与历史组全体教师一起研讨了陈祥伟老师的复习课《新航路开辟与全球联系的建立》和邓剑平老师的新授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陈老师的课以“以辣椒的全球性传播”为大任务,下设四个子任务:(1)辣椒在全球传播的表现及特点;(2)推进辣椒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因素;(3)“辣椒”为主体的物种交流如何影响世界文明进程;(4)辣椒如何传入中国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形成以大任务统领子任务,子任务包含问题链的“任务驱动型”结构体系,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新航路开辟与世界贸易的发展变化。
邓老师的课设计新颖,通过鲁迅的话把零散琐碎的历史事件进行串联,注重学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较为活跃,教师激情飞扬,师生互动频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3. 教研课。
2024年12月12日,乐外高中开展了协同教研活动,课题组主研吕蓉老师带来高三一轮复习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吕老师以丰富的历史文献与生动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追溯新航路开辟的时代背景、主要历程及其深远影响。吕老师注重能力与素养的生成,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尽显专业教学素养。
三、专题发言
2024年9月25日,在乐山市过程管理教研会暨中心组、研导委成立大会上,陈祥伟老师做《基于大任务驱动型课堂的过程性检测》专题发言。提出教学任务的设置要与课标相吻合(依标教学),教师施教要与学生实际相吻合(学为中心),教学测评要与课标要求相吻合(真实评价)。以选择性必修三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为例,通过考前自学检测、课堂任务驱动、课后结果性评价,探讨了基于大任务驱动型课堂的过程性检测的有效性。
四、创新作业设计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四川省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试题征集评选活动,设计出高二历史必选三15课试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该案例呈现了乐山大佛的相关史料,以“乐山大佛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主题,自主命题,进行课后检测。如下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世界遗产就是千百年来自然和历史为我们留下的优美而奇异的资源。这种资源是垄断性资源,独一无二,绝无仅有,不可替代,乐山大佛就属于这样的资源。大佛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城郊,岷江与大渡河交汇处,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90年。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毁后,世界上便再也没有建成于1200多年前最大的坐高71米的石刻雕像。联合国国际自然遗产高级顾问吉姆桑赛评价道:“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斯和尼罗河谷的帝王媲美”。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成员德·席尔瓦题为:“雕刻在红砂岩上的乐山大佛是中国佛教信徒们的奉献、决心和技艺的结晶,它是一座世界丰碑”。 历经千年磨难与仓桑,大佛既遭过战争的洗礼,人为的破坏,同时也难耐风吹日晒雨淋。加之,每年接待大量游人,也加重了大佛保护的压力,造成丹霞地貌岩石风化程度加剧。据史料记载,大 佛开凿以来,修护工作便从未间断,仅现代比较大规模的抢救维修就有6次。如图: 近年来,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国家《文物保护法》,乐山市委、市政府加强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把大佛的保护放在第一位。调整充实了乐山大佛保护委员会组织机构,积极筹建乐山大佛保护研究所,组建大佛保护课题专家组,编制了《乐山大佛重点文物保护规划》,集中精力开展保护课题的研究。乐山大佛的保护资金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景区的环境改造建设、绿化进展加快。政府还决定:投资2亿元,改道景区过境公路,限期搬迁景区内工业企业,治理岷江水污染等等。 ——摘编自罗佳明《从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的关系谈乐山大佛的保护》(2001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乐山大佛已被列入哪些重点项目加以保护?请从多角度分析乐山大佛的文化价值。(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乐山大佛的保护所面临的困难,概括乐山市为保护大佛所做的努力。(10分) 3.根据材料并尝试利用跨学科知识,对乐山大佛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一条你自己的建议,并说明理由。(6分) | ||||||||||||||
参考答案 | ||||||||||||||
1.项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2分) 价值: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摩崖雕像;是我国石刻建造艺术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天人合一美学的典范;是佛教精神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精神的体现;等(6分) 2.困难:生态环境破坏;游客数量增加;露天大佛遭遇风吹日晒雨淋;岩石风化加剧;等(4分) 努力:组织抢救维修,及时处理隐患;政府高度重视,加强保护工作;筹建保护研究机构,开展专项研究;制定规章制度,将保护工作制度化法律化;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综合治理。(6分) 3.答案不唯一 例如: 建议:对乐山大佛的保护需要采取跨学科综合治理措施。(2分) 理由:由于大佛位于乐山城郊,城市和工业废气废水排放严重,且每年接待数百万游人,造成丹霞地貌岩石风化程度加剧,SiO2颗粒剥落,表面变得皱褶,给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所以大佛容易出现“流泪”、“花脸”、长苔、长草等情况。综上,对大佛的保护涉及政治、经济、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需要提出跨学科综合治理方案。(4分) | ||||||||||||||
命题意图 | ||||||||||||||
一、考查范围:课标“3.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求“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对应选择性必修三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考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考查意图。
三、选材说明。材料选择了乐山乃至四川学生比较熟悉的乐山大佛,摘编乐山市委常委罗佳明博士《从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的关系谈乐山大佛的保护》(2001年)一文的部分内容创设具体历史情景进行考察。 四、检测对象。主要针对乐山市高二历史方向的学生。乐山大佛有很大的知名度,本题也可运用于四川省其他地市州。 |
乐外高中历史组秉持 “教研服务于教学” 的理念,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扎实推进 “青蓝工程” 建设,培养骨干教师,提升教学成效。在此过程中,众多优秀学子脱颖而出,统考均分名列前茅,高考成绩有目共睹,充分彰显了历史组教学教研工作的卓越成果。
素材:陈祥伟 邓建平
撰稿:陈祥伟
审核:田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