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达成任务驱动
——记乐外高中历史市级教研课题开题报告会
根据教育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和新课程方案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乐外高中部落实“教研服务于教学”的指导思想,由教科部副部长陈祥伟领衔,开发了《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大任务驱动型历史教学》的市级课题。2025年1月8日,来自乐外高中部和更生学校的7位主研人员举行了开题报告研讨会议,特邀乐外高中副校长谢红军、乐山市理论教研室主任高德全以及教研员杨蕊参会并做重要指导。
首先,乐外高中副校长谢红军致辞。他强调,在教改不断深化的当下,我们的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现在的历史教学不只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品格,具有“培根铸魂”的教育功能。谢红军提出,在课题研究中,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大任务,借鉴国内外教学的先进经验,大胆创新,探索适应于我校教学的新课型。希望课题组成员精诚团结,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学校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教研,为老师们搭建教研平台,邀请教育专家,解决教研中的困惑。
接着,课题负责人陈祥伟老师作开题报告。陈老师从课题由来、理论与教法、核心概念、研究价值与创新、研究目标与内容等十个方面做了汇报。陈老师认为大任务教学是通达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是解决课堂困境的有效方法,是针对高考选拔的应对之策。大任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问题或任务,而是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贯穿整个单元或课程的具有综合性、挑战性和真实性的任务,包括大单元解读、大任务设计、大情景创设、子任务与问题链、合作学习、学习评价诸要素,他们相互关联,构成整体。陈老师提出,要深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实践的认知,明确“大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要为高中历史学科任务驱动型教法落地提供可借鉴的案例;要为学校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可供选择的优质方案;要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创建一套课程体系,凸显我校的教学特色。
研究员杨蕊对本次开题报告给予了高度肯定,她认为现在高中升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大家能够坐下来、静下来研究教学,实在难能可贵。她希望老师们通过历史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延续优秀的乐外传统,孵化更多的历史名师。她指出,一线教学更希望看到的是核心素养和教学实际的结合,形成具体的案例,落实到课堂上,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高德全主任对本次开题报告进行总结发言。他认为开题报告不仅内容翔实,且具有学术的严谨性和严密性。
对于课题由来的论证,他建议先拿出论据,再得出结论;对于核心概念的阐释,他指出要搞清楚大概念的基本含义;对于研究阶段的设置,他认为时间一般不低于两年,在此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文字记录;结题阶段要将成果质量进一步提升,将成果间的关系体系化;到课题检测时,课题管理部门将对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完整性、显著性进行评估,鉴定教研成果的学术价值;研究成果务必要有检验性的推广,并要及时发表。
高主任的建议高屋建瓴,从宏观视角为课题开展指明了方向,全方位覆盖课题的各个层面,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且切实可行的指导价值。
教育教学研究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开题报告会后,乐外高中历史组将秉承乐外敢闯敢拼永争第一的“亮剑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红军精神”,以研促教,进一步推进课堂创新,再创佳绩。
撰稿:吕蓉 陈祥伟
记录:邓剑平
摄影:叶江川
审核:田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