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外国语学校 欢迎您!

三苏祠里觅诗情

来源: 作者: 2024-06-15 0
分享链接:

                  三苏祠里觅诗情

春的清晨,带着春光的暖意,热烈的阳光如约而至,迎着朝霞,随着如织的人群,我信步进入了慕名已久的三苏祠。

 朱墙、黑瓦、蓝天、绿景,在阳光的映照下的格外的清晰,古朴典雅的楼台亭榭、传世隽永的牌匾在人群的簇拥下显得那么遗世独立。

 大门后正厅前那三棵直径三五米的银杏树,虽然经历千年风霜雨雪的洗礼却依旧傲然屹立。高大的树冠,明媚的阳光顺着树叶的缝隙向地面投向了斑驳的光点,向过往人群尽展笑颜。这里出现过三个伟大的文学家,就像这三棵古老的大树互相依偎,互相守望。看,大门右侧最老的那棵树是父亲苏洵,最高的那棵树是哥哥苏轼,相对较小的那棵树是弟弟苏辙。这三棵大树盘虬卧龙般的树根紧紧地扎根在三苏故土,共同接受着阳光雨露的滋养,飘逸的身姿犹如三父子的长须飘于胸前。

  独自踏上前厅门左侧地幽径,喧哗之外,这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小道两旁,满眼翠竹,青翠欲滴,婆娑摇曳,深深的根基孕育着生命的张力,芊芊青竹向蓝天舒展。竹林后面是高大的朱红色围墙。红墙如诗,静静的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映照着历史的沧桑。围墙边翠绿遮蔽,朱红和青翠交相呼应,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填满眼帘的空隙。一条清凉的小溪环道流淌,温柔多情,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不经意间,一滴小水滴轻轻地滴落在清澈的溪水里,叮咚……也轻轻地滴落在我的心间,慢慢抚平心灵的匆忙。这儿的一切都是绿的,竹的清香是绿的,春的风是绿的,水也是绿的。小溪旁鲜花烂漫,它们与溪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我沉醉在这深深的静谧中,看着小溪倒映出蓝天和翠竹的色彩,感受到了大自然无语伦比的亲和力。我忽然想起苏东坡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就是竹的妙处,恍然问才明白怪不得三苏故居有“三分水,二分竹”的美誉。

  寻着小溪,逆流而上来到“洗砚池”。这里地处僻静,有修竹隐天蔽日,水幽绿深,让人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池边万千竹子好似万千毛笔插入池中,彷佛映照出古人的精神世界。洗砚池不仅是指洗砚所成的颜色,更是指古人用它洗去心中的杂质,每一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方砚台,磨砺品行心志,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池春水,洗涤出干干净净的人生。千百年来人们传颂着苏家洗砚勤学苦练的美德。天道酬勤,苏家文章扬名天下。

 继续参观“来凤轩”“木假山”“启贤堂”后,我走出了大殿,人群少了,只有大门旁边那棵大榕树笑容可掬目送人们远去。

我们惊叹于三苏祠古朴的园林,更惊叹于三苏祠伟大的成就。三苏祠,名不虚传。

作者简介:

元烨,男 ,14岁,就读于乐山外国语学校初2026届11班,爱好广泛,喜欢阅读,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的兴趣是旅行和探索未知的世界。

图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