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外国语学校 欢迎您!

走近历史文化名人

来源: 作者: 2023-09-13 0
分享链接:

编者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囿于书本,不桎于课堂,3月13日—4月12日,乐山外国语学校分批次组织师生开展了以“文化沁润心田,青春绽放魅力”为主题的2023年春季研学旅行活动。研学是旅行的目的,旅行是研学的载体,融爱国主义、传统历史文化、自然科学探索等教育内容为一体的研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阅历,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让历史上的人物走下“神坛”,更让他们在实地考察、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活动结束,同学们将研之所思、学之所获,行之所悟倾注于笔端,雕琢出一篇篇研学佳作,现采撷芬芳,与君共赏。

 

 

       四月暮春,杨柳纷飞,我们踏上了研学旅行的道路,心中满溢着期待和喜悦......

锦官城外怀贤相

卧龙岗内径幽幽,贤相一去难挽留。

  八卦奇阵遗千年,两表一对呈千秋。

  这里南濒白水,直汇汉江,北障紫峰,遥连嵩冈,山水相依,景留四季,山峦起伏,曲折回转,源于嵩山之南,绵延百余里。

  研学第一天,我们踏着新春的脚步,来到了仰慕已久的武侯祠。刚走进卧龙岗的大门,就与凉凉的清风撞了个满怀,竹叶飒飒作响,碧水微波荡漾,松柏庄严肃穆。静下心来,你会听到一湾泓水在淙淙地欢唱;你会听见几只鸟儿欢快的啁啾;你还仿佛听到一千七百多年前草堂里的高谈阔论。

  步入三顾堂,依稀听见:“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也”,你会想象到诸葛亮因刘备诚心终愿出山,想象到他轻执羽扇,骑马下山。

  看着眼前的古朴茅屋,我的思绪已经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峥嵘岁月,落到了那个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身影上。

  他曾经借东风助赤壁之战,让曹操落荒而逃;他曾经草船借箭,让周瑜五体投地;他曾经用空城计,让司马懿不战而退。他也曾经在刘备身处险境之时保其全身而退,还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他不仅仅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不仅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更具有一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丹心。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他两次上书《出师表》,劝谏阿斗,其心昭昭,令人动容。可此时,在五丈原上,他却不复昔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采。秋风吹过,鬼哭天愁,鹤怨猿啼,天地为之色变,大星陨于蜀军营中,一代贤相与世长辞。

一千多年过去了,莽莽红尘,揭开历史的面纱,依然可以看见那个羽扇纶巾的身影缓缓走来。告别了武侯祠,心里却无法告别孔明先生。

送仙桥上赏文物

下午,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四川博物馆参观。四川省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成都市送仙桥,这个地方有着许多美丽,而且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四川省博物馆建于1941年,当时被叫做四川博物馆。随着科技的发达,在解放初期,更名为川西博物馆。随着经济的发展,最终在1952年定名为四川省博物馆。

我们首先来到陶瓷馆,大家都知道,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陶器,它是人类最早的文明成果之一,是泥与火的完美结合。一进陶瓷馆大门我就看到了6个大字“泥与火的艺术”看到这6个字我疑惑不解,为什么是泥与火的艺术?难道陶瓷与泥、火有关系吗?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从大门走到出口,看到的这许许多多的文物都是泥做的。每一件文物都生动有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古代的劳动人民居然雕刻得出这样的效果,真是令我大为震惊啊!就看这个七色饭碗吧!1971年从故宫博物院调遣而来,是一件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它由七种颜色组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让人们看见这饭碗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古代人们的美好生活。

  游玩了陶瓷馆,我们来看看汉代陶石馆吧!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以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陶瓷艺术为代表的汉代陶石艺术,具有浓郁 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时代特征。一进馆内便看见很多的汉代陶石,想必大家都知道李冰父子吧!在这儿我最为喜欢的就是他们啦,他们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修建了都 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省博物馆内,李冰父子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好像他们正在修建水利工程一样。往里走,我 们还会看到一些稀稀疏疏的陶片,他们摆放在柜子里,这可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珍品哦!在一旁还摆放了几个陶石棺,虽然已经残缺,但是能从汉朝的时候保留到 现代,已经是很不错的工艺了。我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些石棺,他们都是大同小异,但是却没有一样的,每一个石棺上都生动有趣的雕刻了一个故事,让你看得不想离 开陶石馆。

一览亭中悟哲思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第二天一早我们便与杜甫草堂相见。

杜甫草堂,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故居,春日里,这里弥漫着平和与清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亭隐于竹林之中,我一眼便瞧见了它,灰白的瓦片齐齐地铺在深红的亭面上,亭边柳枝摇曳,没有阳光,显得灰蒙蒙的。

我不禁笑道:“阴森森的,不会是用来锁妖的吧?”同学们也一边跟着我笑,一边胡编乱造这亭的历史。也是,如此灰暗之景,难免让人有些不正经的联想。

我们进到“锁妖塔”下,里面依然是灰蒙蒙的,我又想说笑,怎料所有人都沉默着。我看向同学们,他们也紧闭着嘴,面色庄严,不肯开口。我将话咽下,静静地参观起来。在我看来,里头不过是些无聊的文物,但我却一直莫名沉默着不敢打闹说笑。

过了一会儿,终于出来了,我跳出来长吸一口气,好象脖子里一直卡着的鱼刺终于咽下了。

我回望一览亭,心中叹道:又不是活物,为何会有这样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或是它自有的高贵,或是人们心中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珍重爱惜。

太阳出来了,洒在一览亭上,那一刹,仿佛放大镜聚焦一般,亮得有些刺眼。我睁开眼,亭面由深红变为大红,瓦片洁白得发亮,一切都缓和下来,空气里漫着平和的暖风。

我望向亭尖,针一般的亭尖明亮得耀眼,那一刻真的——好美!

一览亭的灰暗源于它的冷漠,而那一刹的光亮,却又让它美丽。清明草堂踏春,我发现了一览亭的美,在灰暗的反村下,它也许更美!

三苏祠里学写诗

接着,我又和三苏祠来了一番邂逅。三苏祠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是眉山市六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走近三苏祠,只见整个祠堂红墙环抱,翠竹掩映。走进三苏祠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正殿堂。走近正殿堂,我看见正殿堂上面挂着一个牌,写着“文献一家”,两个柱子上分别写着:“一门父子三词家,千古文章四大家。”走进正殿堂,我看到了苏洵、苏轼、苏辙的塑像。出了正殿堂便来到了启贤堂。一进门,我就看到了一首诗,诗的作者是朱德元帅,诗的内容是:“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走进三苏祠的内部,里面展现了许多三苏父子有趣的生活场景和互相唱和的诗词,同学们在其中游览,流连忘返。

走出三苏祠,在夕阳里回望,不禁思考,是什么力量让苏家一门三学士?我想这就是家风的力量,父子之间的言传身教,兄弟之间的相互扶持。在回程的车上,我回想着三苏祠里的风光,写成了一首诗:

亭内红墙绿水绕,三分水,两分竹。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临近傍晚,研学之旅落下帷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此次研学旅行,我收获的不只有快乐,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和阅历。

作 者:高2025届2班  邵紫涵

指导老师 王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