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文化殿堂,点燃少年梦想
——乐外学子从云端翱翔到文化深潜的青春体验课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三月,是希望的种子破土而出,是梦想在春风中扬帆起航,3月10日—18日,乐山外国语学校初中学子们怀揣着热忱,踏上了春日的研学之旅。
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走进成都淮州机场和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进行参观和学习,旨在近距离接触航空领域,感受航空魅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感受名校氛围,拓宽知识面,点燃少年梦想。
【启航篇:触摸苍穹的指尖】
行程第一天抵达淮州机场,专业研学导师带领同学们开启航空探索之旅。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进行了安检体验和无人机实操,初步感受航空的乐趣与魅力。
随后,同学们参加了有趣的航空科普课程。在教室里,教员通过图文并茂的PPT、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飞机的飞行原理和低空应用,并向同学们展示抗荷服、氧气面罩和飞行头盔。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踊跃回答问题,教员还邀请部分同学试穿试戴飞行服、氧气面罩和头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临近中午时分,机场还为大家准备了别出心裁的飞行表演,用航空人独有的方式向同学们表达热烈又浪漫的欢迎。
【探秘篇:航空实验室进行时】
在模拟飞行体验区,同学们迎来了此次研学的高潮。大家坐进模拟驾驶舱,在专业教员的指导下,体验了起飞、巡航、降落等飞行过程。当“飞机”缓缓起飞,屏幕上呈现出逼真的蓝天和云海,同学们兴奋地欢呼起来,仿佛自己真的成为了翱翔天际的飞行员。这个环节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飞行的乐趣,还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最后,同学们进行了空气炮和阻力伞体验,还有飞机模型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将手中的零件组装成一架架精美的飞机模型。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模型,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的航空知识。
行程第二天,带着激动与期待,同学们走进四川大学,感受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历史文化气息。
【问道篇:实验室的未来图景】
春日里的川大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同学们一早来到了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实验室里,先进的科研设备整齐摆放,前沿的科研成果令人目不暇接。实验室的学长热情地接待了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承担的科研项目以及取得的成果。同学们被这些高端的科研设备和创新的科研理念深深吸引,纷纷围上前去,近距离观察实验设备,好奇地询问设备的用途和实验原理。在学长耐心的讲解下,同学们充分体验了科研的乐趣,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在心中种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
【成长篇:象牙塔里的觉醒时刻】
随后,同学们满怀期待地走进礼堂,聆听由四川大学优秀学姐为大家带来的励志演讲。她用真挚而朴实的话语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看似“爽文”实则艰辛的求学经历和一些关于学习的心得体会,鼓励同学们要始终相信自己,勇于探索未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不少同学流下了眼泪,为她身残志坚不言放弃的精神所感动,希望自己也能坚持奋斗,实现心中的理想。
【博览篇:对话百年展柜】
下午,同学们来到了四川大学博物馆。这里作为西南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民俗专题、自然、民族等展馆。民俗展馆中,特色鲜明的民俗物品和场景复原,生动地展现了四川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同学们仔细聆听着民俗故事,对本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自然专题展馆,形态各异的动植物标本,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奇妙的大自然,感受到了生命的多样性;民族展馆里,琳琅满目的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展示了各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同学们不禁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赞叹。大家一边认真观察展品,一边专注地听讲解,还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讲解员积极互动,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
此次研学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对航空事业的热爱,还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百年名校的深厚底蕴和学术魅力。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研学之旅,回到学校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带队老师也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研学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追求卓越。
撰稿:苏若男
摄影:马晓雪
初审:杨玲、王菁
终审:田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