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苦难,更是崛起
——读《童年》有感
你不勇敢,没有人替你坚强。有时候,人生中最痛苦、最艰难的事,却锻造了如今最坚强的你!
——题记
问“童年是什么”?是“忙乘东风放纸鸢”的嬉闹;是“呼作白玉盘”的想象;更是“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欢喜。自然,也有在苦难黑暗的童年生活中,憧憬光明未来的人,坚强、勇敢,渴望救赎。
这个人就是你——高尔基。在历经沧桑后写下了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童年》。《童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乳名)三岁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家后发生的故事……
书中描写了那悲痛欲绝的母亲、吹毛求疵的外公、无事生非的表哥和贪得无厌的舅舅。在这个濒临破碎的家中,打骂、争吵、爱意被扭曲为恨,满腔怒火便全发泄在弱小的你——阿廖沙身上。在这个家里你所见的,是处处充斥的敌意。而喧嚣中,唯一的救赎,给了你在逆境崛起的一把力的人,是外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外婆处处护着你。外婆公正善良、怜悯穷人、歌颂正义,让小小的你认识到,这个世界除恶之外、还有善,这些都使得你在下层社会中涌动出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顽强。
然而,令人虐心的是,在无尽的谩骂声中,外公凶狠的毒打更是雪上加霜。他用那沾了水的柳条使劲打在你稚嫩的皮肤上,留下骇人的红肿及渗血的伤口。你在一声声惨叫中昏死,甚至大病一场。而始作俑者却毫不羞愧、阴暗自私。
就这样,你在无数暴打中破防过、绝望过,但依然清楚,如果不站起来继续堕落就永远看不到希望;因为你深知,伤痛使人更加坚强,眼泪却使人更加勇敢;在最无助迷茫时,你只能选择坚强!因此,在你不得不走向社会,走入人间,独自谋生时,也多少带着些自由的释然吧。
分隔符
人们总说生活太难,熬不下去,总是想以死解脱。而《童年》却一次次拯救人们于深渊当中。其实,你也仅仅是个孩子啊,为何要受如此痛苦的折磨呢?人们感慨万千,自然也掩卷沉思,点醒人们,也告诫人们,更让人们悟出所谓活下去的哲理,也拼命奋斗着。
《童年》中的一切,正如在它那黑白的字体般冰冷、无色。一切都是黑白的,扭曲也吵闹,没有色彩,没有生机。可直到小小的你融入时,嘈杂的人群中就那样鹤立鸡群——那是生生不息的光啊!阿廖沙,你虽然很平凡,仅仅是个下层社会的人,但却看透了腐败和苦难,淡定地接受了苦难,并顽强地冲破苦难的枷锁,升华了活着的意义,此时,你便不平凡了。
而我,你的朋友,也将因你而崛起。记得今年参加钢琴10级考试时,考级曲谱既长又难,而且足足有四首曲子。平时仅仅照着琴谱练习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还要脱谱背诵弹奏。为了能顺利通过,我每天都要练习3个小时,长时间的弹奏令我十分疲倦、浑身酸软。错音、杂音折磨得我难以入睡。烦躁、不安逐渐让我迷失了方向、丧失了信心,我不知道再练习下去还有什么意义,我开始排斥这一切。
迷茫、徘徊之际,我想到了你,阿廖沙。想起你遭遇的一切,你都可以逆袭自己的人生,成为世界文豪,难道我要就此放弃吗?
不——绝不!
于是,我重拾信心,坚持初心,毅然决然的坚持了下去,最终一鸣惊人、成功过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唯有乐观心态,才能拥有美好年华!
经历过苦难的人,会更加坚强,他会正视人生中的坎坷,会懂得知足,会变得幸福;火山爆发后的大地会更加富饶,断裂后的骨头也会更加坚韧;生长在阳光下的玫瑰固然美,但在黑暗中的怒放的白莲却犹为珍贵!
作者:杨若晨
指导老师:杨昕楠
作者简介:
我叫杨若晨,今年12岁,来自乐山外国语学校。我喜欢弹钢琴,在指尖流淌的乐声总让我无比享受,我也乐于学习,徜徉在文学中,总让我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