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外国语学校 欢迎您!

水上碧玉,山间明珠 初二8班 邓浚苇

来源: 作者: 2024-06-12 0
分享链接:

水上碧玉,山间明珠

初二8班      邓浚苇

午后行车,疲倦不堪,都江堰的春天出奇的酷热,烈日当空,坐在颠簸的车上,大汗淋漓,有被推进桑拿房的不适感。

然而,这种不适很快得以缓解。入园,即被一股清凉环绕。四周树木葱茏,高可参天,不必撑遮阳伞,毕竟已经有这么多把绿伞为你撑开,你也不好意思让他们空举着。微风携花草的芬芳入我的肌体。这种奇妙的感觉令人沉醉。

相比于三星堆黑暗拥挤、压抑逼仄的场馆,我偏爱这里的山水,它们呈现出的是不受枷锁禁锢的无忧无虑自由宽旷也有淡淡的幽深感我珍爱这富有情韵的风景天堂,没带手机入园,因为在我看来手机就是“守机”,目光死守着手机,纵使再绝世的奇观不过浮光掠影

图1.jpg

都江堰是有灵性的,这灵性和我的心灵是相通的。青山绿水依偎着,互不分离,互不推搡,这种自然和谐的特质触动着我。偶尔一只鸟掠过,画龙点睛似的,山光水色随之晕染开。“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真真应了此景。

步行过金刚堤,远远望见了索桥。桥前立一石碑,青灰的色调,残缺的碑身,几个掉了漆的大字——“都江堰”,痕迹斑驳,向世人呈现着这座古老工程的前世今生。

我很担心走索桥,那索桥悬丝一般荡在两岸,仿佛微风就足以让它飘摇不定。联想到建都江堰之前飘摇的古蜀岁月——随便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就能令千里平原成为洪水的发泄地。时代的辛酸,随索桥的摇晃,荡出暗淡的色彩,一种说不出的愁绪涌上心头。

总算鼓起勇气上了桥,奇怪地——竟如履平地桥下江水并无想象中的浩荡,宛如熬过寒冬刚苏醒的白兔,带着迷蒙的睡眼,向前蹦去。江面上激起的阵阵浪花,折射出夺目的艳彩。水里的游鱼,仿佛随时会窜出永面,在你的双颊上轻吻。不过,千年前,鱼儿们的力气应该全用于逃出汹涌的洪波吧。如今的江水好似流淌的蜜乳,但千年以前却是势不可挡的“猛兽”,残害着人民,吞食着庄稼,蹂躏着辽阔原野。生命,顷刻便在波涛中消逝,让人不寒而栗。清冷的江水像极了一块碧玉,这块玉,恍若上天怜悯苍生的一滴清泪。

岷江好似一首散文诗,鱼儿就好比一个个文字与标点。曾经那诉苦的诗文随游鱼的重新排列鱼,组合,形成如今的优美诗行。那段凄风苦雨的古蜀岁月,早已淹没在江水里、清波中,打磨得不再那么棱角分明了。

图2.jpg

不知不觉已到对岸连绵的青山,算不得高峻。听旁人说,山上有座李冰祠,香火不断,我便执意想上山去寻其影踪。

山是专为游人准备的屏障,只有有志之士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算不上这样的有志之士,走吃力而又缓慢,双腿仿若灌了铅般不听使唤。不知是不是树木太繁茂的缘故,山路竟显出幽暗昏黑的色彩,遮天蔽日的竹木在四周围绕,忽然一阵凉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为这座山中古刹又添神秘的一笔。

气喘吁吁地行至山腰,才寻着祠堂的影子。祠堂就坐落在这处绿树环绕的地方。透过枝叶的缝隙,依稀可望见远山、江水。这里空间相对独立,来访的人仅有零星几个,我没敢再拾级而上。

抬头望向祠堂内。青石板参差不齐,向上排开,石板缝间,苔绿点点。洞窟中便安放着李冰的塑像,他面色平静,眼睛像柳叶一样被拉得很细得很长,香炉内冒出几缕青烟,愈升愈高,愈飘愈远,将整座祠堂笼罩得朦胧胧胧。

山下的伏龙观,山顶的二王庙,皆是人头攒动,而为何这处后人建的祠堂,却只有个清清冷冷的场院呢?祠堂大门上的红木灰瓦,在丝丝微光下透着灰白色。墙角的蜘蛛网,像一只硕大的独眼,凝视着我。

古蜀先民们苦于洪水的泛滥糟践禾稻,残害人民,秦王便派遣李冰率领能干的男女老少,先炸平一座山,慢慢挖出宝瓶口;再用竹笼装石头沉入水底,形成两座分水堰;然后连通大大小小几条河流,引水入原成都平原都。八年的背井离乡,八年的省吃俭用,八年的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终于成就了“一堰分二江,沃野遍千里”的惊世奇观。这群人,在这样一位领袖的带领下,在那个技术落后的古蜀年代,建造出这样一座令世人为之惊叹的工程,怎能不令人称赞呢?立下丰功伟绩的李冰却不是个好大喜功、锋芒毕露的人,而深知李冰谦恭的后人,为纪念这样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让他的祠堂隐藏于山野树林里,也颇有几分投其所好的意味。

图3.jpg

驻足片刻,复前行,在一处观景台停下,视野突然变得开阔,都江堰风貌一览无余。碧波中的都江堰,仿佛一艘停止的帆船,静静地载着千年史册,见证着历史变迁。秦朝覆灭时,或许他也会为这个诞生他的时代撒下儿行清泪吧;千里外的战场上战火纷飞,硝烟滚滚时,或许他也会祈愿英雄儿女平安凯旋吧……在这个繁荣昌盛的和平年代,他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水上碧玉,山间明珠”,也许他也会有些欣慰和感动吧……

生命的欢歌,在岷江碧浪翠波里荡漾;智慧的光芒,在堰上白石青砖中闪烁。风雨吹打不垮他,洪水冲破不了他。“一堰分水,沃野千里”能治水千年的堰,古往今来江河之上,能有几座呢?而能带领人们修一座千年之堰的人,历史烟波浩渺中,又有几人呢?

 

自我介绍:

图4.jpg

2025届8班     邓浚苇

 我热爱着世间美景、大好河山,我钟情于群山之间、江河之畔。

如果说学习是追梦的大道,旅行则是道边的野花,绽放着美好与希望。

我的心,与自然相连,只有寻山访水,才能依偎着钟灵毓秀,获得心灵的慰藉。

座右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