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外国语学校 欢迎您!

用年轻的心跳,唤醒古老的记忆 ——乐外春季研学之“走进历史文化名人”

来源: 作者: 2024-04-03 0
分享链接:

用年轻的心跳,唤醒古老的记忆

——乐外春季研学之走进历史文化名人

    朝阳初生,乐山外国语学校初2026届的同学们沐浴着晨光井然有序地踏上眉山-成都“走进历史文化名人”的春季研学之旅。

    大巴车上,各班领队满怀激情地介绍历史掌故、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问答环节,同学们各个积极发言,虽未至目的地,然心已向往之。

    研学之旅,短暂的2天,同学们却收获满满。我们学会用行走探究历史,用心去感受世界,是一次发现的见证,也是一次求知的思考。






 

(一)三苏足迹

    进入三苏祠,似乎在翻一本厚厚的文白夹杂的旧书。说其“白”,是言其简陋,红砂石铺地,小青瓦覆屋,白灰泥涂墙,一看便觉无奇。说其“文”,是言其底蕴,一口井,一棵树,一方碑,一块匾,一说就是半天。







    孩子们左手一本研学手册,右手一支笔,激动地走进古朴的建筑,感受历史的沉淀,所有的一切仿佛诉说着过往历史的辉煌,让人不禁为之叹为观止。










    饱满的种子,充沛的雨水,硬朗的阳光,让山高挺拔与水低柔顺、野逸不羁与内外兼修、平民情怀与贵族精神在他们身上完美融合。在这里,苏洵走向成熟,两兄弟茁壮成长。孩子们也在这片土地上挺直了他们行走天地的脊梁。

 

(二)览孔明贤德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儿时背的诗句,长大后去寻找。我们心目中的武侯祠,就在诗句里。








    一进大门,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更大的一通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步入二门,一座气势雄伟的刘备殿呈现眼前。出刘备殿,穿过挂有武侯祠匾额的过厅,便到了诸葛亮殿。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所用,人称诸葛鼓。从最早的三顾茅庐,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场景一一再现。看着这些画面,你是否对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有了一丝实质的想象?











    金戈铁马已成昨日,在如今的成都,我们依旧能在红墙玄瓦与溪流竹影之间,与丞相结下不解之缘。

 

(三)观诗圣遗风

   在诗人的诗里,你可以看到他看过的风景,品味他品尝过的人生,酸甜苦辣,其中滋味,百转千回。而每一种人生,都有一种态度。有一位干瘦老者,满脸沧桑,面对河山,眉间锁着一股忧愁。我们对于他的倾怀愁思,忠君爱民了如指掌。








   他的喜,是“剑外忽传收蓟北”;他的怒,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哀,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的乐,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满腔热忱化作笔底文字,那么真诚,毫无说教之气,读了让人动容,尚得心灵得以涤荡。








   诗中的点墨和历史的古迹连接的一刻,想象和文字照进现实,也照进孩子们的心里。

 

(四)博观千载蜀韵

    从原始文明跨越到现代文明,四川省博物馆就像是一条凝固了时间的长河。河流之上,祖先们的痕迹被永远地定格在某一瞬间,虽然它们已经成为过去,却在我们心中深深烙印,它们不只是冰冷的器具,更是我们古代人民智慧才华的结晶。









   毋庸置疑,在较为空虚和死板的平淡文字叙述之外,同学们需要这样一片景象的游历,去在历史的洪流中寻找支柱与渊源。










 

撰稿:朱春容

摄影:初2026届各班主任

初审:郭宏

终审:田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