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夕更替,四季更迭;茂林修竹,茅屋伫立。在萧萧风声中,它静看过多少当年风雨旧事;而我透过看它,看到了子美数不尽的蜀中漂泊记忆。
草堂屋顶上有着压实的茅草,风吹过时似一群金黄的蝴蝶飞舞,发出沙沙的声响。拂去历史厚重的尘埃,抚摸沉闷的土墙的时候,似乎还能感受到诗圣那颗从盛唐走来忧国忧民的心脏,仍然在不屈地跳动。
在来到成都以前,他杜子美也有一番鸿鹄之志,也渴望建功立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在八街九陌的长安中艰辛求职,可天不遂人愿:“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仕途失败,辗转流离,才是他人生的常态。历经千辛风尘仆仆的赶回家同家人团聚时,还未来得及感受重逢的喜悦,痛失爱子的噩梦却已悄然降临,子美提着他的笔,将一腔悲哀融进松墨,挥笔写下那句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他在当时不公的阶级社会中发出的一声沉重的悲鸣。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子美携家带口辗转来到成都安家,不久后,又打点好自己的行囊,踏上实现梦想的路途。诗歌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用诗歌记录下旅程中自己的所见所闻:“君不见,青海头,古来征战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值得思索的是,在被俘获关押长安时,杜甫望着那轮挂在柳梢的满月会想些什么?会担忧吗,会思念吗,还是二者兼有?会担忧新帝能否得民心,饱经战乱的人民能否找到栖身的广厦?还是在想念月光下“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的妻子?就像那夜亮到五更的烛光,当黎明第一声鸡啼唤醒寂静的夜色,杜甫推开柴门,他的妻子倚在门前,月光洒在她的手臂上,像一座女神雕像。不同于太白,太白的月:是知己,是美人,是“对影成三人”的陪伴。而在子美眼中:那明月是游子,是思妇,是“高当泪眼悬”的孤寂。
万般催折仍不朽,漂泊一生舟中逝。再次轻触那土墙,光隙之间,指尖染尘,一瞬千年。我想,诗圣不是随滚滚江水逝去,而是如当年分别时赠与李白的诗中所写“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同他的太白兄细斟北斗,趁醉吟诗去了。
作者:高2025届(2)班 陈美谕
指导老师:王 伟